前言:能源对于国家的工业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,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,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一种可再生的能源。风能太阳能作为自然界一种常见的能源,基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所以这两大能源基本是未来能源的首选。而甘肃敦煌出现的神奇一幕拉开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序幕。
随着工业化的发展,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。而传统的化石能源经过几百年来的不断开采,已经趋于枯竭。如果一旦枯竭,那么未来工业化的发展该如何进行下去?未来的工农业生产生活该如何按部就班的进行?
虽然电力作为二次能源,理论上可以在大自然无限获取,但是由于需求量巨大,所以如果想要满足未来的工农业发展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美国卫星在甘肃戈壁滩拍到的一幕,再次印证了我国在新能源发展的领先地位。从卫星上能看到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方块镜子,并且区域面积在不断增大,据了解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景象,而是我国在甘肃地区建造的太阳能发电项目。
与传统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不同的是,他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发电,即使到了晚上也可以持续发电。
其实整个发电厂由两大部分组成,我们看到的镜面只是一个部分,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吸热塔。镜子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大,这也是镜场不断扩大的原因。
太阳照射在镜面上,镜面通过反射将热量输送到吸热塔。可别小看这个吸热塔,吸热塔的顶部储存着一种液态的硝酸盐,硝酸盐吸收到热量之后将热量储存到热罐里面,把热盐通过泵打出来,到了一个换热器,跟水进行换热,然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去推动汽轮机来进行发电。
并且这种发电方式解决了传统光热发电的弊端,即使在阴天以及晚上也可以持续发热。前面我们也提到过,白天吸热塔的熔盐会吸收巨大的热量,而这些热量不会全部都释放出去,一部分热量会被储存起来,等到夜晚或者阴天的时候释放出来,从而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发电。
据悉,甘肃敦煌这个光热发电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发电站,其一年累计发电量高达3.9亿千瓦时,相当于20万普通家庭用户一年的用电量,并且可以有效较少碳排放量高达35万吨。不仅解决了资源的问题,并且还对环境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。